第401章 第一波地产红利即将来临(4 / 6)
更好。
这几年,欧洲有不少资产可以投资,陈光良都会给一部分奥黛丽赫本这一房。
深夜。
年轻的奥黛丽赫本,给陈光良一种非常新鲜的感觉,在她的身上,也能享受着骑洋马的快乐。
而奥黛丽赫本也享受着真正男人的冲击,她此时只想说
香港,花园道平安银行大厦。
办公室里,平安银行的几个核心高层,包括叶熙明、张树年、夏高翔等人,正在和陈光良沟通。
叶熙明汇报道:“从今年(1953)6月至今年(1954)4月底,东南亚的资金一直是大量的流入香港。保守估计,在5亿港币左右。而这些资金的流向,一部分朝着工业上投资,一部分开始朝着地产上投资及股票”
陈光良点点头,他说道:“东南洋那边在备战(灭红阵营),局势不稳,故资金大量朝香港流入。这些资金的投资方向,也就是工业、地产、证券等”
张树年作为平安投资的负责人,此时也说道:“今年前四个月,地产和证券确实有明显的涨幅,按照在趋势下去,今年全年都会大涨。被炒得最厉害的,是那些地皮,涨幅非常的大。”
这里面有陈光良的原因,因为他吸纳了很多优质的市中心的优质地盘,所以市中心的地盘就少。
供应量不足,价格自然大涨,这一世香港的地价更高。
地价高,是供需关系,及资金流入的关系、市场回暖的关系。
不过香港此时的住宅单元,依旧卖不出什么价格,大概也就是2~3万一个千尺的住宅单元。
很简单,市场购买力只有如此。
另外一方面,‘分期分层’的模式,最近在香港流行起来,毕竟一些没有资金实力的置业公司,优先考虑这种模式。
陈光良接着说道:“存款方面,我们要大力吸纳,不要担心支付的利息.贷款方面,我们依旧主要针对工业,对航运也可以介入另外根据我的判断,地产会旺盛好几年的时间,且港府有意改善香港住宅的条件,怕是要允许住宅朝着高层发展,包括工业大厦也是一样,预计也就是最近一年的时间,届时香港必将迎来一波地产辉煌。所以,银行的存款,是很重要的。”
他给大家制定大方针,大家按照这个大方针去制定策略,这就是平安银行的发展。
“好的”
很快,大家心中有数起来,对未来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
目前平安银行的存款在3.2亿,但陈光良及相关企业的存款已经保持着1.2亿不到的水平,外部的存款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