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拨开云雾(2 / 3)
”
夏公公约莫二十多岁的年纪,一双略显阴柔的眼睛在四周扫了一圈,见到那些矮小的土砖茅草屋,颇为惊讶道:“陈大人就在这等地方?”
旋即摇摇头,面露不喜。
“委屈夏公公了,待事情办完,本官必好好为公公接风。”
接风除吃喝外,少不得要享乐一番,再加上各种好处……
夏公公会意,与胡德运相视而笑,两人可谓其乐融融。
“胡大人,此事容后再议,咱家大老远来还需先办正事。”
胡德运做了个请的动作,笑道:“本该如此。”
被如此礼遇的夏公公敛了笑,朗声道:“松奉同知陈砚领旨!”
刚刚还是笑容满面,这会儿突然变脸,准没好事。
团建村的村民们放下去的心又提了起来。
陈砚上前,跪下:“臣陈砚接旨!”
胡德运与刘佥事等人笑容满面得跪下,静待对陈砚的宣判。
自陈砚不知从何处调来人马杀了一百六十多名倭寇后,又私自登上城墙悬挂海寇尸首后,言官就开始了对陈砚的弹劾。
藏有私兵、私自登上城墙,哪样都是重罪。
言官们的集体弹劾连重臣们都扛不住,陈砚一个地方同知,如何伸手去京城阻拦?
他知陈砚简在帝心,可惜在大义面前,便是天子也不可公然袒护陈砚。
陈砚再能折腾又如何,他们连着几次对陈砚的围剿都失败了又如何,此次必能将陈砚置于死地!
如此一想,胡德运便迫不及待地想听夏公公宣读圣旨。
夏公公不慌不忙打开圣旨,尖细的嗓音传来:“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膺天命,夙夜孜孜,惟愿吏治清明,隶属安泰……”
听闻此处,胡德运心中隐隐生出一丝不妙。
果然,夏公公的声音高昂了些:“然海寇屡屡犯境,使百姓难安,实乃本朝之积苛。兹有宁淮松奉同知陈砚,督率有方,灭倭一百六十一人,大扬国威,保一方安澜。尔之治行,实乃众臣之表率,朕甚嘉!为褒尔勇举,擢升尔为团练大使,可招上千民兵操练,以安四海!赐尔金百两,银一万,以资嘉奖。赐封显父陈得寿为从六品承德郎,慈亲柳氏为六品安人……”
胡德运只觉迎头泼来一盆凉水,将他从头淋到脚。
怎么可能?!
陈砚虽立了功,然也犯了罪,有宰辅大人出手,没有置他于死地,竟还让他得了这么多封赏?
团练大使,可募上千民兵,岂不是给了陈砚兵权?
一个地方的佐贰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