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8章 刺破谣言(2 / 3)
:“这么说,不同土壤需要不同的配方?”
“正是。”张卫东点头,“传统方式需要数年试验,我们只需要三天。而且肥料利用率提高40%,完全无污染。”
赵建勋突然插话:“首长,这种技术会不会导致化肥厂大规模倒闭?工人失业怎么办?”
现场气氛顿时一紧。
张卫东不慌不忙:“赵书记多虑了。我们测算过,转型期的阵痛完全在可控范围内。相反,新产业将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比如有机肥加工、智能农机操作等。”
“那普通农民呢?”一位农业专家追问,“他们能适应这种高科技吗?”
“问得好。”张卫东示意工作人员打开大屏幕,“我们设计了多级培训体系,同时推行‘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以红旗镇为例,参与试点的农户收入可同比增长至少120%。”
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农户们的土地单位产量预估。大长老微微颔首。
“如何能够保证这些数据最后的兑现?”毕竟这一切都还没有开始实施,将来事实将会如何,都还是个未知数。
“我们可以用盛世科技甚至盛世集团的利润来担保。”张卫东斩钉截铁的答道。
“非常好。”看到张卫东的坚定的态度,大长老无比欣慰。
午餐时间,张卫东特意安排大家在田间大棚用餐。
早在智慧农业开始之前,张卫东就搞的试验田,早已有了成果。新鲜的有机蔬菜让大长老赞不绝口:“这西红柿的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
“这就是量子育种的优势。”张卫东介绍道,“我们不是转基因,而是通过算法找出最优良的基因组合,用传统方式培育。”
饭后,调研团自由参观。
赵建勋趁机将大长老请到一旁:“首长,我发现一个严重问题。张卫东他们把示范基地选在红旗镇是有预谋的——这里本来就是高产田,不能代表全国水平!”
大长老若有所思:“哦?那依你看……”
“应该去贫困山区做对比试验!”赵建勋信誓旦旦,“我怀疑他们的技术在其他地方根本行不通!”
就在这时,张卫东带着一位皮肤黝黑的老农走来。
“首长,这位是青龙山村的李大山。他们村都是贫瘠的山地,但用了我们的技术后……”
“这是我们今天刚刚拍到的作物照片,领导,您看这长势!”老农激动地插话,“只要后期保证灌溉,每亩增产至少一倍!村里人都说张书记是活菩萨!”
赵建勋脸色瞬间煞白。青龙山村正是他口中“贫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