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农业大会(3 / 4)

“第二个问题是项目问题。一些项目根本不存在,却堂而皇之的把项目资金给领走了,相关部门是如何立项的?是如何验收通过的?监管又去了哪里?这些必须弄清楚。这些事违规骗取项目资金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项目确实做了,但却做的令老百姓窝火,甚至大骂我们政府。”

“在这里,我要着重强调一下高标准农田建设。这个项目资金量大,容易滋生腐败问题,事实上在我调研的时候,这个项目存在的问题也最多。”

“同志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所以国家才统筹大额资金用于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就是为了让农田高产稳产,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为粮食丰收筑牢根基。然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过程中,一些腐败和作风问题却如“暗礁”般阻碍着前行的步伐。”

“部分地方存在贪污侵占现象,建设资金被中饱私囊,导致本应用于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的资金短缺,农田建设标准大打折扣。产业道路建好还没有半年,到处都是裂缝。建设的沟渠,刚用一年,就到处是漏水。”

“虚报冒领行为更是时有发生,一些不法分子通过虚构项目、夸大工程量等手段骗取国家资金,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农民权益。还有的在项目建设中弄虚作假,工程质量不过关,“豆腐渣”工程不仅浪费资源,更让农田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益,无法实现旱涝保收,让农民的辛勤劳作付诸东流。”

“同志们,这些问题非常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违背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初衷。从粮食安全角度看,低质量的农田建设无法保障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在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面前,粮食生产极易受到冲击,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从农民利益角度出发,农民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腐败和作风问题损害了他们的切身利益,让他们对国家的惠农政策产生质疑,影响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从政府公信力层面而言,这些问题削弱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破坏了政策执行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国家的政策是好的,是想为农民实实在在的解决一些问题,但有的干部自私自利,中饱私囊,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把农民的利益抛之脑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第三个问题,是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甚至为自己谋私利。农机购置补贴,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有些干部却指定地点购买,否则就不予以补贴。而他们售卖的农机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