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新闻奖和御赐金笔(2 / 4)

『当今陛下,当真是看重华夷之辨。』

『今日展示汉服,就是在正本清源。』

有些明白了皇帝的目的,这是在提醒人们在制作服装时,不要忘记源头在哪里。

今后大明的服饰必然更受汉朝服饰影响,和夷狄明确区分。

他把这些感想写成文章,发表在《明报》上面。

文人士子也纷纷讨论汉家气度和华夷之辨,对演员身着冕服的质疑,极少能够看见。

其中的原因,张溥自然深知:

除了自己的引导外,锦衣卫舆情司一直在操纵舆论。

不过直接下场还是太粗糙了,所以皇帝设立了新闻奖,用于影响报界。

这件事他入京时皇帝就曾提起,在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后,终于进入实施阶段。

——

三月六日,服装节刚刚结束,大明报业协会等团体,便联合举办了新闻奖。

刚成立的国会监督委员会,负责主持这个奖项,并且有都察院监督,确保新闻奖的公平公正,符合礼法制度。

陈子龙等去年在报纸上出风头的从业者,获得了连载文学奖等奖项。

提出华夷大防的艾南英,和《大同报》负责这个话题的编辑,一起获得了新闻专题奖,表彰他们在这个话题上做出的贡献。

尤其让人瞩目的,是艾南英和张峣一起,被授予公共服务奖,并且被皇帝特赐元士出身——

如此奖励,让与会人员人人羡慕,这代表着他们有了入仕的机会。

众多新闻从业者,感受到了皇帝对他们的重视。一个个摩拳擦掌,想要在明年获得这个奖项。

不过,让人惊讶的是,张峣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当着众人的面表示:

“这个奖项虽是授予我,其实却是在表彰众多为雇工争夺权益的人。”

“张某身为受益者,以后会更加尽心为公众服务,在报界尽心尽力。”

“希望诸位牢记皇上赐下的‘舆论监督,群众喉舌’八个字,为大明民众发声。”

这个发言,明显出乎众人意料,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元士明确表示不入仕,以后要仍旧留在报业。

一些觉得它配不上这个奖项的,目光也尊重起来:

不管具体的功绩如何,张峣这个决心,都代表他配得上公共服务奖。

张溥看着这一幕,心中既是欣慰,又有一些遗憾:

欣慰地是张峣下定决心留在报界,他完成了皇帝的要求。

遗憾地则是张峣当众说这些话就断了后路,以后再没有入仕的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