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瞿式耜悔不当初(4 / 6)

“关键还是翰林学士。”

“以后翰林院的庶吉士,会和导师更亲近。”

瞿式耜思索了一下翰林院改制后的章程,附和道:

“确实如此,关键是学士。”

“这次翰林院要录用一百二十人,按陛下要求的每个导师最多六名学生算,至少需要二十名学士。”

“恩师打算举荐谁?”

钱谦益道:

“为师烦恼的也是这个。”

“二十个学士,可是不好选啊!”

“这些人要在天下间有名望,还要在朝廷有功绩,能担任正五品学士。”

“能满足这些的,现在哪一个不是皇上看重的要臣?”

这就是钱谦益为难的地方,当今皇帝对人才太看重了,无论是不是迎合他,都会被留在朝廷里。

陈继儒这样的遗贤极少,而且已经被皇帝发掘出来。

钱谦益如果举荐这些人,他们只会觉得理所当然。不但不会感谢,在学士集议会上还可能唱反调。

即使钱谦益作为主官有一票否决权,却也没有罢免翰林学士的权力。

他对所谓的名士,当真头疼之极。

瞿式耜出主意道:

“皇上不是说可以用致仕大学士吗?”

“可以邀请他们在翰林院做学问,而且不参加集议会。”

“以后再举荐学士上去,换成我们的人。”

钱谦益不想翰林院中有太多无法使唤的大佛,无奈普通的翰林学士也不好管。

最终思虑过后,无奈道:

“只能这样了!”

“先用致仕大学士占位置。”

“还有哪些致仕大学士健在?”

两人认真合计,首先想到的就是刘一燝,第一个否定的也是他。

因为这个人是被皇帝认定“坚卧不起”的,他就是活得好好的,也得当成有病,无法来京赴任。

剩下的还活着的致仕大学士,有史继偕、朱国祯、朱延禧、黄立极、张瑞图五人。

黄立极已经明确支持钱谦益,这个是必然入选的。

张瑞图是书法大家,与董其昌、邢侗、米万钟齐名,有“南张北董”之号。皇帝也认为他可以入艺术院,这个也要入选。

朱国祯、朱延禧是东林前辈,一个已经在国史馆,另一个曾修《光宗实录》,必然要举荐上去的。

唯有史继偕,让钱谦益拿不定主意:

“史学士是因为取同乡庄际昌为状元,被人非议下台的。”

“但是庄际昌前年在东江殉职,被皇上追封了爵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