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在此一举(2 / 8)

是和耶律淳一样,发不出粮饷,那怨军八营的事,在河北上演,我等皆死无葬身之地矣!”童贯说道:“诸位有何良策?”

一说到钱,大家都沉默下来。

大宋如今,搞钱的项目都被王黼他们把持,搜刮的已经足够厉害。

真挤不出来了。

童贯冷笑一声道:“你们都不说,某来说!都门当中,每年最大一笔开销是什么?”

谭稹道:“是宣帅,汴梁都门,每年开销,最大莫过于结军之资。六十万都门左近禁军,每年清粮三百万,军饷数就是千万贯。”

童贯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说话,但是足够吓人。

宣帅要干嘛?

动禁军?

那可不是随便能动的,养军统军,但在枢密。领兵之贵,分寄三衙。

此乃大宋祖制。

既然这么大一笔开销,都在三衙,每年俱由三司拨付而来。三衙是童贯的地盘,但是禁军吃他的喝他的,却不由他来管辖。

那是高俅的势力。

童贯自然不乐意了,以前就算了,如今我要伐辽,你禁军中每年吃下了多少,自己没数么?

在这伐辽的几年,你便少吃一点,又能如何?

童贯站起身来,在节堂内走了几圈,然后突然猛地转身,大声道:“禁军军汉号称六十万,狗屁!

金水桥大营的花销,哪样不是军资?禁军中的都头,见了本帅,都敢跋扈无礼!

在外驻泊禁军厢军不论,京营禁军每年要吃多少空饷,从枢密院支发而出的这大笔财资才是真的可惜!

都门禁军久矣度弛,名谓六十万。其实可上阵者,五万都没!官家是该整顿禁军兵额及情弊事了,不用多了,只要能从中劫旷二十万兵额一年支用财赏,我等便能以此为张本,为陛下伐辽取燕!”

谭稹有种不好的预感,宣帅已经急了,他不顾梁隐相的面子,要动高俅和禁军了。

今日这些话,明显不是说给自己这些人听的,因为大家都知道。

这些话,是要说给皇帝听的,由谁去说呢?

大家赶忙夹紧屁股,生怕因为起来出恭,被宣帅误以为是毛遂自荐。

此时一向沉默寡言的王禀,突然站起身来,走到节堂中央,抱拳道:“宣帅金玉良言,对国家大有益处,末将愿面圣陈词!”

童贯的眼神中满是赞许,点了点头,说道:“你是某前锋大将,此时不宜分心,谭稹,你去说。”

谭稹眼里的慌乱一闪而逝,站起身来,弯腰道:“宣帅放心,咱家一定好生劝说官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