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迎娶新妇(5 / 7)
己完全理解朝廷和宣帅的苦心,一定看好西北,不给朝廷伐辽惹麻烦。
童贯不知道是真喜,还是不信装着大喜,总之派人送来不少赏赐。
此时的他,心已经飞到河北、飞到幽燕去了。
也不怪童贯如此着急,留给他准备的时间不多。
河北诸路,和陕西诸路不同,那里没有西军。
他需要征调西军兵马前去,这个过程非常繁琐,而且还要准备粮草辎重。
西军也不会乖乖配合,在西北打夏贼,那是保卫自己的家乡。
即使西军那些宿将,和童宣帅有些分歧,暗地里使绊子,但是在大的战局上面,他们也是不敢含糊的。
可是去河北,西军将士们心底就不愿意,背井离乡地去作战,也没有了保护家园的动力,战意首先就十分低下。
童贯统兵近二十年,打了无数的仗,不会不明白这些困难。
他需要一件件,慢慢去解决,然后还要随时准备对辽开战。
目前他根本无从分心,甚至连老种要和陈绍结亲这种事,他也懒得去管了。
等伐辽之后,自己功成名就之时,再来和他们算账不迟。
——
七月中旬,迎亲的吉日就选在最近,不过陈绍忙的一个头两个大,仍然不打算管这事,一切交给表兄和姑母去办,自己只要坐等洞房。
西夏的信誉,果然是狗屁不如,童贯刚刚撤兵,兴庆府就向盐州方向增兵。
陈绍也不惯着他们,设伏半路击之。
本来是打算利用合约会麻痹宋人的机会,来个偷袭的西夏,完全懵了。
没想到这次的宋人,比他们还过分,竟然提前下手了。
生怕大宋撕毁合约的西夏,只能咽下苦果,装作什么事都没有。
他们在等大宋和大辽开战,那时候定要把留在西夏的这股人杀个干净。
紧接着,刘光烈又选了个近日的吉日,把日期写在聘书上,托刘光世送去种家。
种师道,对这些繁文缛节,根本不太在意。虽然他们的祖父种放是大儒出身,但是行军打仗这么多年,种师道办事最看重效率。
他觉得日子没问题,答复了消息,亲迎的婚期就这么干脆利索地办妥了。
两家的每一次来往,都是有名字的礼仪,什么“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礼仪名字说起来高深繁复,其实都是必要的交流过程。
只要有一次摸透了,接下来都是套公式,简单的很。
人们就是不懂这些礼仪,只要请了媒人、经过了家长,基本都不会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