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争论(二合一)(2 / 5)
不到的事,只要冒出一点端倪,他都能敏锐的觉察到。
每一个朝代的最后几年,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祖制渐渐崩坏。
大宋也是一样。
蔡京有些惶恐,也有些无奈,但是他欺骗不了自己。
大宋已经有了一些亡国之相。
身为一个正统大宋士大夫文官,蔡京曾经也对大宋比较克制厚重的士风很认可。
他骨子里,是一个正统的大宋士大夫文人。
长达二百余年的富足市民生活后,此刻士风比起开国时候,流行的已然是偏向于放纵疏狂享乐一流。
漫说暗地里如何骄奢淫逸,就是表面的衣冠体制,举止做派,也都不一样了。
蔡京侍奉过三朝帝王,他于此时,不禁又想起那些官家的相貌来,还有一个个令人心折的宰辅相公。
当今皇帝的父兄,都是很正统的大宋皇帝,他们身上有大宋皇帝的气质。
谨慎、务实、注重文化修养,肯虚心接受文官的指正和意见。
当今皇上,则完全不像他的父兄。
看他身边这些人,又都是些梁师成、童贯、王黼
蔡京入仕之后,是经历过王安石、司马光、吕公著、章惇.这些名臣、悍臣的。
包括他自己,其实也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事,如今罢相之后,朝中是王黼做相公,这大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般人于历史洪流中,因身在其中,就很难指望可以看得清楚。
但是蔡京,以他的学问和见识,从这烈火烹油的富贵繁华中,已经看到了亡国之相。
最终触发亡国的,很有可能就是他们这次一心要搞的联金伐辽。
大宋打不起这样的仗了。
国家财政、兵马辎重、百姓民力.都不足以去打这样的仗。
“道夫啊,你这次真就铁了心,要伐辽么?”
童贯笑了笑,“老公相,就这般不想看某成伐辽之功?”
蔡京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些人,怎么就能把国家大事,想的如此简单。
打仗,真的就是挥军北上,决战疆场的事么?
他刚想训斥一番,想到自己的身份,缓缓又坐了回去,扳着手指,一桩桩一件件的娓娓道来。
他年岁如此高大,记忆力却不亚少年,而且极有条理,将一团乱麻也似的朝廷财政状况,说得清清楚楚。
蔡京给童贯讲了许久,此刻大宋一年财政收入不及亿贯,正常官吏俸禄,养军之资,各项正常行政开支,就已经达到了一亿两千多万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