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榷场衰落(2 / 3)

试图从蒙古诸部手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原本,蒙古诸部在北方改革后,享受着改革带来的红利,生活逐渐改善。但如今,在这些南方官员的操作下,他们渐渐感觉自己越来越穷,之前就算是瓷器不好用,那也算是充足,可是现在的铁器,价格居高不下,羊毛和其他物产能换的东西越来越少。

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看着自己手上铁制的锅碗瓢盆,终于明白朱昭熙为何让他们用瓷制品了,这些愚蠢的明人竟然依旧提供铁器给他们。

蒙古诸部心中的不满逐渐积累,最终化作了愤怒。不约而同的给自己的部落下达了命令,囤积铁器,增强自身实力。等实力足够强大,就算大明不再给予他们财富,他们也可以凭借武力去抢夺。

此时,远在北美的朱昭熙收到虞国传过来的消息时,已经是宣德元年了。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北美的加州地区已经不再是那种蛮荒的状态了,一条条土路旁边错落有致的建设着一排排房屋,远处的田地里长满了庄稼。

在蒋谦的协助下,她基本上融合了北美地区的五百万土着,并在加州地区建立了一个相对健全的行政机构和军事力量。

当她接到来自虞国的信时,心中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她没想到朱瞻基竟然愚蠢短视到了如此地步。

而随后得知朱瞻基在大明的一系列倒行逆施行为,更是让她愤怒无比。朱瞻基大量反攻倒算北方籍官员,根本不给他们辩解的机会,许多官员就这样丢了性命。

她在大明辛辛苦苦推行的改革,也被朱瞻基在短时间内破坏得一干二净。江南士大夫们全面替换了北方籍官员,曾经相对平衡的朝堂势力格局被打破。

对朱瞻基的恨意陡然而起,这难道就是朱棣所看好的“好圣孙”的能力吗?短时间内,朱瞻基就将整个大明变成了一座随时可能爆发的火山口。

藩王们被他骗进南京杀了,那些藩王世子难道没有接手藩国的法理么,那些藩王不会想办法攻打大明么,北方人因改革被破坏、官员被打压而愤怒,蒙古诸部也因榷场贸易的不公而产生敌意,这些都让大明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让朱昭熙感到欣慰的是,自己手下的掌书记室还算可靠,成功地将母亲胡善详和弟弟朱祁钧安全地接了出来。

此时的她真的想立刻冲到大明,拽着朱瞻基的衣领质问他,究竟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但当她看着地图上北美与大明之间遥远的距离时,她不得不冷静下来。

朱昭熙开始思考该如何破局。她清楚,那些藩王世子虽然对朱瞻基充满了恨意,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