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治理黄淮(3 / 4)
的书架和案几间翻找起来,不一会儿,手中拿着一封信走了回来。
“诸位,这是越王从前写给我的信,在信中,他详细地介绍了越国的情况。那里有着两亿的平民百姓,在印度教长期的驯化影响之下,底层的民众变得极为麻木,几乎没有反抗的意识和能力。”朱昭熙说着,将信递给众人传阅。
众人依次接过信,仔细地阅读起来。读完之后,眼中纷纷露出惊喜的神色。
“这可真是天赐的绝佳劳动力啊!倭国的劳动力需要全部投入到东北五省的开发建设之中,而这些天竺的劳动力,正好可以为我们的黄淮治理工程所用啊。”朱瞻埈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神情。
“话虽如此,”朱瞻墡却显得较为冷静和谨慎,他微微皱着眉头说道,“但是我们还需要仔细地谋划一番,究竟该如何招募这些天竺劳动力,招募之后又该如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
毕竟他们来自异国他乡,存在着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
“没错,殿下说得非常有道理。”张本点头表示赞同,“我们需要与越王、扬王进行具体的沟通。”
“而且,在招募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的准备。”
赵羾补充道,“安排专人负责对这些劳动力进行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尽量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围绕着天竺劳动力的招募、管理以及后续黄淮治理的计划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
“除了劳动力的问题,治理黄淮的方案也必须重新进行规划和调整。”宋礼说道,作为工部尚书,他对治理黄淮的工程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之前的方案虽然考虑得较为全面,但所需的资金和人力实在是太多,以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难实现。
我们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更为合理、可行的方案。”
“宋尚书说得对,”朱昭熙回应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睿智,“我们可以先从黄河容易泛滥的关键地段入手,采取加固堤坝、疏浚河道等措施,逐步缓解黄河泛滥的问题。
同时,结合当地的地形和水文特点,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法,确保治理工作能够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在治理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实现治理与保护的协调发展。”金纯说道,作为刑部尚书,他对环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