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老本行:助力战鹰凌云!(2 / 3)

东风-6项目重新命名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比如为东风-6洲际导弹研发的火箭发动机、铝铜合金推进剂贮箱、推进剂、材料技术、制导与控制技术等等,都可以直接进行应用。

目前针对“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需要发射的地球轨道静止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位于燕京的航天导弹制造分厂皆分别研发出了长征甲型、长征乙型、长征丙型不同的运载火箭。

甚至在彭林主持设计下,目前正在全力攻克“一箭双星”的发射能力!

“先使用科研点数将“北斗系统”建设完成,再考虑歼-10战机的事情!”

“毕竟“北斗系统”一旦组网,直接提升的是海陆空以及导弹所有部队的战斗力,甚至就连歼-10的战斗力都不可同日而语!”

彭林在心中默默计算,思考着科研点的用途。

作为航空领域的专家,对于歼-10的研发他非常富有信心,除了材料问题,很多技术他无需系统便可以依靠本身攻克完成。

所以彭林准备先将科研点都用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上:

【使用10000科研点成功,恭喜获取36%任务进度!】

【获得双星定位技术,通过地面中心站计算用户位置,解决信号往返时间测量和电离层误差修正!】

【获得短报文通信集成技术,实现导航与通信功能融合,解决信号调制和传输稳定性问题!】

【获得混合星座设计技术,解决不同轨道卫星的协同工作和轨道控制精度……】

【获得无源定位技术、原子钟技术、星间链路技术、组网抗干扰技术……】

在花费了10000科研点之后。

彭林成功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任务进度提高到87.37%!

接下来,在消化和吸收现有技术之后,作为试验系统的北斗一号系统便可以进行发射。

并在北斗一号系统验证没有问题后,北斗二号系统便可以立即进行发射。

届时,整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便可以在亚太地区组网成功,进行使用!

……………………

当彭林彻底投入研发中时,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不知不觉间,时间便来到11月19号。

一大早,彭林便乘坐自己的猛士军用专车来到位于燕京的空军研究院。

现如今,随着各型猛士系列车辆的扩产,军方也采购了大批的猛士越野车作为军队干部的专车。

在空军研究院内,一辆辆猛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