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颜面扫地(2 / 3)
分薄面的,所以降职一定会降,那是降给别人看的,之后在安置上,也还是会顾及司徒家的势力。
这样一来,司徒敬是因为金面御史的密奏而被贬官,满朝文武都心知肚明,司徒家与金面御史基本上就等同于结了梁子,谁还会认为司徒敬与金面御史私底下有什么往来呢!”
“知我莫若夫人。”陆卿笑着点点头,承认了祝余的猜测。
“那这沁州……在哪里?”祝余问。
“邻着信州。”陆卿用手沾了沾旁边杯子里的茶水,在桌子上大概划了几道线,“信州就是陆钧的封地。”
祝余挑眉看着桌上的水痕。
真别说,司徒敬这贬官贬得还真是可喜可贺,又远离了现在还没有洗脱嫌疑的朔地,又与在四皇子陆钧封地逗留的陆朝离得更近了。
“想不想知道这信里还有什么?”陆卿安静了一会儿,让祝余消化方才的信息,然后才又问。
祝余忙不迭点头。
开什么玩笑,她当然想知道:“有什么和咱们,或者说,和朔国有关的吗?
陆嶂他有没有回京城去?燕舒偷跑的事情还没有被发现吧?”
“你说的这些,这封信上都没有提。”陆卿笑着摇摇头,见祝余表情有点失望,“这些事情没有什么说法,才是眼下我们最希望的事。
没有什么说法,说明那位还不知道,毕竟不论是咱们在朔地,还是燕舒郡主跑了,这都是大事。
不过这信上没提咱们,倒是提了另外一件事,与鄢国公有关。”
祝余闻言,瞬间便坐直了身子。
除了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情之外,她最感兴趣的便是鄢国公那一派的消息了。
“前些日子,朝中有一位刺史忍无可忍,冒死进谏,说鄢国公扶植党羽,结党营私,党同伐异,独断专权,若是再不加以约束惩戒,只怕以后要祸乱朝纲,不利于大锦的千秋社稷。”
祝余闻言着实吃了一惊,这位刺史竟然敢在朝堂之上这么毫不客气地奏了鄢国公一本,那的的确确是有一种把命都豁出去了的感觉。
“那……结果如何?”她试探着问。
“在场其他文臣武将无一人敢当面应和,圣上震怒,斥责那位刺史危言耸听,叫人将他拖出去打了二十板子,贬出京去,连个养好了伤再走的时间都没给。”
祝余眨了眨眼睛,蹙着眉。
她知道这件事听起来是锦帝对鄢国公的又一次偏袒维护,无形中给了鄢国公一派更足的底气。
在朝堂之上,没有人敢公开响应那位刺史的谏言,似乎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