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授人鱼和渔(3 / 6)

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个孩子不过八、九岁光景,见得救了,立刻跪地磕头。喊“恩公”。

颜如玉隔着车帘问道:“你们家在何处,家中可还有父母兄弟?”

两个孩子摇头。两人本就是黄河水患的孤儿,跟着迁移的百姓逃难,路上饿极了,这才被那妇人蒙骗按了手印,拐到京城。

“你二人如今自由了,是何打算?”

“我们愿跟着恩公。”

“我身边不缺人,也不留孩子。许你俩一人一个机会,说罢。”

两个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其中一个孩子想得简单,跪下来说道:“恩公,我想要钱。”

“你叫什么名字?”

“冯大齐。”

“要多少?”

“很多很多钱。”

“很多是多少?”

孩子说不出来很多是多少,咬咬牙:“二百两银子。”

车帘子一挑,露出两张银票来,上下晃了晃。

知树接过来交给那孩子。

冯大齐抓着银票,隐约认得上面写着“一百两”,心中大喜,仔细叠好,谨慎地分别揣进上衣和亵裤里,再跪下来磕头。

另一个孩子见当真能够许愿,便说道:“我、我想当将军。”

将军?

颜如玉隔着帘子笑了起来,挑开小帘看向那个孩子:“你叫什么?”

那孩子望着车帘里天人一般的面容,怔愣着,怀疑是看见了神仙,最后扯扯满是稻草的衣摆:“我姓陆,家里排行第七。没名字,他们有时候叫我‘陆七八’。”

“为何想要当将军?”

“我爹就是个兵。”

颜如玉在车里寻了一张纸,用批奏折时的朱砂写下三个字,隔着小窗递出来。

那孩子踮着脚够到了纸,将那三个字看了又看,只认得一个“陆”字。

“陆启权,”颜如玉说道,“你以后用这个名字,我让人送你去军营,至于能不能当上将军,就看你自己了。”

陆启权闻言,喜出望外,结结实实地跪在地上嗑了三个响头,又问:“敢问恩公姓名,我自当为恩公立下长生牌位。”

“不知更好。”颜如玉放下帘子,“知树,遣个人,送他去找邬宇。”

“是!”

正应了那一句“无心插柳柳成荫”。

这两个孩子将来会是何等模样,颜如玉也并不知晓。

他只是听见妇人说了那一句“品相好的男童”,心中终究是不忍个个都成贵人臀下的那一块金钱豹皮,随手救下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