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节 假期第七周(3 / 8)

,他来分辨一下哪个更符合口味。儿子却说不用。我也告诉儿子,我通常不分的。

随后,又跳到另一个话题,儿子说到我之前不讲究菜的好看不好看,我说有些人对此不敏感,儿子就争论说有些基本的肯定看得出来,又争锋相对地争论了一会儿。现在想想,儿子无非是对我之前不讲究菜的相,只想着好吃就行,长什么样都没关系,他对此有意见罢了。最后,聊得并不开心,所以结束时儿子表示不想和我沟通,他关上门了,我以最后一句高声叫到:“不可能别人和你想法完全一样的!你可以沟通出来,想沟通就沟通,不想沟通就不沟通,没关系的。”结束!

确实是这样,儿子的意见就是他的看法和我的不一样,他觉得我没有采纳他的,而不高兴,或者觉得我有在敷衍他,或者不认真应对。但人生就是这样,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样的,所以不可能别人和你的想法完全相同,认识到这一点,也应该是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

晚上吃饭时,又是一争论。我告诉儿子说,有一个博物馆的引导员的工作,因为一周工作六天,就没办法给儿子做饭了,问他的意见。由此展开去,儿子又表达了他的不满,是关于我前几年不找工作的事情。我明确地告诉他:我的工作情况,是我和爸爸商量决定的。如果你有什么需求,我可以看看怎样去满足。儿子就抓住这一点说,前几年就可以去工作的,而说我做的事情以后还可以做,延伸到我呆在家里陪着也没有什么意义。我说,我觉得很有意义,儿子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依然会有他对我在家的那种有点儿轻蔑的感觉。整个过程中,我就是表达说我们俩的看法不同,只是你的需求是什么,我愿意考虑,其他的你不用管,我和爸爸商量就好了。最后又是不欢而散!

有意思,一天三顿饭,因为只有吃饭的时候,我才有机会和儿子沟通,三顿饭,三次讨论,三次争论,三次不欢而散。

但是我觉得很有意义,老天爷是在挑战我吗?是在看我是不是坚定呢?其实,三顿饭之后,我都会在心里给自己做个建设,结果总是感谢老天爷给我这些事情让我更加清晰。

这些事情无非就是儿子的看法和我的看法是不同的,儿子觉得我没有按照他的想法做,或者儿子觉得我就是敷衍他之类的,还有就是儿子会揪着过去的某一点观点不放。

而我,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表达的就是:这是我和爸爸商量决定的,如果你有什么需求可以说出来,我们考虑看看;还有,就是我只有这个能力,请你谅解;最后,就是过去的就已经过去,看当下你的需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