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鬼神(2 / 3)

涌,又有一杆青玉笔沉浮,青玉之上,一缕淡薄紫气缠绕,颇为不俗。

人间紫气,非帝王莫属,皇亲国戚,可有紫气托生。若是能够得到皇帝青睐,圣眷之下,亦会紫气垂落。

区区寒门探花,自然不可能得圣眷,不过宋家小子模样生得俊俏,而今也不过是弱冠之年,被那些王侯勋贵相中,由此得一缕紫气,倒也是并非难事。

“飞黄腾达了。”

日升月降,四季轮转,金曦闪动,气运演化。只见探花郎头顶三尺之上,青玉不见,化作一团青云,紫气消散,却有一道浑厚黄气升腾,青黄相间,作庆云状。

黄气属土,凡人之中,非执掌一方之封疆大吏与诸侯不可得。换而言之,只消十载,如今还在游街的探花郎,便可做牧守一方的地方大员。

“这宋家子也是得了老爷资助,才有今日。”

“若非老爷慧眼识珠,哪有今日的探花郎。”

听到风时安赞叹连连,一同跟上来的兰笙与乐理二婢,接连开口道。

“这也是他自身造化。”

风时安笑了笑,永兴县中,学子可有千百人之多,但能得他另眼相看者,也唯有宋家宋阳一人。

寒冬腊月,涉雪求书。冰砚研墨,手自笔录,从不逾约,因此风时安允他遍观府中藏书,这等痴人,他不得功名,谁能得之?

队伍渐近,聚众于街道两侧,围观者也看得越发清楚,这位探花郎身后,除去县官给的仪仗以外,还有礼官乐工相随,奏《鹿鸣》之曲,笙乐和鸣,鼓点铿锵。

其用意再明显不过了,那寻常贩夫走卒,乡邻父老,就不必多言,闻讯而来的书生学子,看着骑于白马之上,温润如玉,好似脱胎换骨的探花郎,恨不得取而代之。

相比较于这些凡夫俗子,风时安在游行队伍抵近之后,倒是注意到了跟队伍两侧,隐隐重重的高大身影。

其中有一尊,竟有两丈之高,怒目圆睁,浓髯虬结,一袭赤红袍服,手持铁卷,右握朱笔,甚是威严可怖。

不过风时安瞧了一眼后,便略过不在意了。可这般姿态,反倒是引起了注意。

至安庆府一路护送探花郎至下辖永兴县的府城判官,看着不远处的书阁之上,带着两名婢女瞧热闹的青年,本就有川字高悬的眉头,顿时更加深邃了,

“这是何方妖物?是何跟脚来历?”

哪怕不开法眼,安庆府判官也能瞧出,这一男二女都非人类,其身上的非人异象,实在是太过鲜明。

怕是这几人也未曾想过遮掩,但凡修行中人也能瞧出几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