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夜谈(3 / 6)
一次,那么他就会步步紧逼,甚至认为你怕了他。
“臣以为……我大明缺银是不争的事实,倭国银矿丰富同样是不争的事实。
与倭国贸易于我大明大有裨益,但与倭国强硬也是需要摆明的态度。
因此,臣认为可再次开设浙江、福建市舶司与倭国贸易,同时严厉打击倭寇。
必要时进行严酷的杀戮也不是……。”
“混账。”
嘉靖沉声道:“若是戮杀倭寇,倭国岂会与大明贸易?”
“扶植一方打压一方便是。”
徐孝先从容说道:“倭国如今内讧激烈,只要大明选其一便可。顺眼了继续堪合贸易,不顺眼了换一家贸易便是。
何况,这与我大明商贸而言,一年的进项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而最为重要的是,这笔收入即可以用于往后修筑城墙,也可以用来抵御鞑靼人。
同样,浙江、福建商贾有钱了,朝廷的赋税也便可以……。”
“去了一趟杭州,难道你不知道朕为何废市舶司?”
嘉靖皱眉问道。
“臣自然是知道,一是倭国人贿赂市舶司官员,使得赋税都入了私人口袋,于朝廷无益。
二是因市舶司归浙江、福建所辖制,每年上缴给朝廷的赋税也就寥寥无几。
臣的意思是于朝廷建总市舶司,脱离地方行省,直属朝廷辖制。
如此一来,少了一道盘剥,既有利于浙江、福建商贾、百姓,同样也有利于朝廷。
在臣看来,如今没有任何人比朱纨更适合。”
嘉靖皱眉,其实到现在,他脑海里对于徐孝先没有多少逻辑劝谏,也没有理解多少。
但还是问道:“那朝廷又该如何选择与倭国哪一个势力往来贸易?”
“简单,谁有利于我大明朝自然选谁,谁给的银子……诚意最多自然选谁。
何况,如此一来,倭寇一事我们同样可以施压于他们。
若是无法节制倭寇,我们便可以更改贸易对象,从而迫使他们自己来对付自己人。
而不是由我大明替他们管教。
总之,臣认为在倭寇一事儿上,朝廷完全可以两手谋略无需诚意。”
两手谋略、无需诚意?
嘉靖冷笑一声,无非就是谁对自己有利便倾向于谁。
但显然徐孝先的提议,也有让他心动的地方。
那就是倭国有大量的白银,而有了银子,朝廷就有了钱。
有了钱,便可以修筑京师外城,同样,也可以用来修筑边疆长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