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节 最后三十天【中】(2 / 4)

,要让它超过德国远征军在中国腹地遇到的那一个,用来作为帝国陆军计划修建的、但是因为时间和资金问题不能修建的、使用钢铁和混凝土构筑的永久性堡垒的替代品。

至少斯特塞尔是这么宣称的,替代品,临时性的,不过康特拉琴科并不这么认为。

他认为,斯特塞尔,这个他遇到过的最愚蠢、无能和不称职的将军,他命令修建的堑壕防御体系只不过是他的愚蠢、无能和不称职的一种具体表现。

他可能根本没有认真考虑自己的计划――斯特塞尔要求建设的是这么一个东西,它环绕旅顺要塞,包括一个核心阵地,二零三高地,以及七道用交通壕连接起来的堑壕。所有壕沟都被设计成复杂的锯齿形状,有二点四米宽和二点四米深,布置了数百个采用直径超过一百毫米的圆木构建而且进行了加固和伪装的射击掩体、防炮击掩蔽所和炮兵观测点,然后在第一道堑壕前方和两道战壕之间还有密密麻麻的铁丝网,以及极少数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后射火力点――康德拉琴科进行过计算,需要挖掘的壕沟的长度接近八十公里,铁丝网长度则是这个数字的两倍。

这个“替代品”的复杂程度和建筑难度都超过被它替代的永久性堡垒,除了不需要消耗那么多钢铁和混凝土――但是它需要大量铁丝网和圆木。可以说,即使有俄罗斯帝国足够的时间和资金,修建这么一个堑壕网络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斯特塞尔却用满不在乎的态度对待军官们的警告。

不但如此,他似乎还想进一步增加他的计划的难度,因为他的警卫队长私底下告诉一些军官,将军打算把堑壕和掩体加强到“足够抵抗二百八十毫米口径炮弹”的程度。

这简直就是发了疯了。

康特拉琴科只有这一个评论,发了疯了。日本人的确拥有一种二百八十毫米口径的重型臼炮,而且这些卑劣的家伙确实有可能将它投入战斗,因此旅顺要塞需要能够抵挡这种武器发射的二百二十千克榴弹的掩体……尽管如此,斯特塞尔的设想仍是不切实际的,只会让人觉得荒谬和疯狂,因为俄罗斯军队根本没有能力实现它。

如果可以实现这个目标,那么为什么还要修建树木和泥土构成的半永久性工事、而不是直接修建钢铁和混凝土构成的永久性堡垒呢?

没有那么多时间,没有那么多物资,他的计划永远不可能实现,除了让参与工程的俄国军人发很多牢骚之外没有一点意义。

但是斯特塞尔毫不在乎。这位旅顺要塞的最高军事长官只有一个基本逻辑:因为他觉得这个计划很好,所以这个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