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节 无可奈何的联军(3 / 4)
京进军,迫使我们为他清理后方。”意大利人愤愤不平的叫嚣着。
但没有人在乎他的叫嚣。指挥官们都很清楚,事实上他们和秦朗是同一类人,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在暗中算计对方。只不过,在这种互相算计的游戏中,秦朗做得比其他人更好,抢先一步动手,使他赢得了一个漂亮的开始。
只是开始。指挥官们拒绝毫无保留的承认自己的失败,于是将一句古老的谚语找了出来。
“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李尼维奇敲了敲桌面,低声咕哝着,“迟早,我会把局势扳回来。”
“当然,我们会把局势扳回来,”西摩尔注视着他,“但是,李尼维奇将军,我们必须首先扫除挡在前面的障碍。”
这是你的任务。西摩尔没有把他的最关键的一句话说出来,但谁都知道他的意思。英国和法国的主力部队,以及日本的增援部队都还没有赶到,而奥地利人和意大利人并不打算派遣更多军队,现在联军中最强大的一支力量就是李尼维奇的部队,那么理所当然的,那个任务当然应该由俄国陆军完成。
但李尼维奇并不打算接受这个任务:在中国军队的美国式防御体系面前,他的士兵不会比日本士兵做得更好。当然,他有充足的把握占领那个阵地,但需要付出的代价会远远超过他愿意付出的那一点,而这是李尼维奇不愿意承受的。
没有人愿意为他人做嫁衣裳,尤其是,最后得到好处的是俄罗斯的真正的敌人。
“我们必须更深入的讨论这个问题,或者可以换一种方式……”李尼维奇慢慢的说,搜寻合适的用词,然后停下来,转过身,用快得令人无法辨别的俄语与他的参谋长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交流,最后说:“我们可以这样,分出一部分兵力组成一支先遣队,把它派到北京去,而剩下的力量则负责攻击聂士成的部队和天津。”
这似乎是个好主意。但秦朗总是说,所有坏主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人们发现它们是坏主意之前,它们看起来都像好主意。而李尼维奇的主意也同样具备这个特征。幸运的是,在它付诸实施之前,西摩尔已经看到它的缺陷。
海军中将只用一句话就让他陷入了尴尬当中。“那么,应该由谁指挥留在这里的部队?对此我感到难以决定,需要你的建议,将军。”
李尼维奇被问题困住了。
事实上它很好回答,在所有人中,有资格指挥地面部队的将军只有两位,李尼维奇和乃木希典,但李尼维奇的目标是北京,他不会留下来,而乃木希典的脑子里现在只剩下报复,他不会去北京――表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