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节 与摩根的通信[上](3 / 4)

能达到一亿两白银。

这的确是一笔大生意。而且清政府以后肯定还会再次向各国借款――根据第二次借款时签署的协议,如果清政府能在三年内还清借款,可以节约大约两千三百万的利息。不过,即使以关税和盐税作为抵押,要在三年内全部偿还第二次借款对于它来说也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所以清政府只能第三次借款进行偿还。而这一笔借款,根据秦朗学到的历史知识,似乎应该是三亿,并且分成俄法借款、英德借款和英德续借款三个批次。

秦朗预计,如果美国的财团可以联合起来,并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他们应该可以得到这笔借款的一半。

要做到第一点很容易。金融家们都是追逐利益的鲨鱼,没有见到肥肉却选择放弃的理由。而法国高利贷者与美国金融集团的矛盾已不是什么秘密。最后,在新英格兰各州,各个世家的家训就是“恨英国佬”。

让他们联合起来与英国佬和法国高利贷者争夺利益,美国的金融家们大概很乐意做这种事情――只要有人可以让他们相信,这件事情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不过,在他写给摩根的第一封信里,秦朗还不准备将计划的所有细节像竹筒倒豆子那样全部写出来。在知道自己可以得到什么利益之前就把一切告诉别人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尤其对方还是一个聪明的金融家。

于是他放下笔,将信装进信封,然后交给一个警卫,让他将信带回纽约送给摩根。秦朗不想让效率低下的邮政系统浪费他的宝贵时间。

警卫刚刚离开,伊丽莎白就走进房间。“你的信写完了?”

“是的。现在我可以轻松一段时间了。”秦朗点点头,站起来给她拉开椅子。

“我比较怀疑。你正在构思的显然不是什么小计划。”伊丽莎白偏着脑袋想了一会儿,然后说到,“其实有一件事情我比较迷惑,你为什么那么希望摩根向中国借款?你知道,不管借款的银行是哪一家,中国的经济都会陷入崩溃――秦,别说你不在乎它。”

“我确实不太在乎。而且以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不借款就会引发更加剧烈的社会动荡,我很怀疑我的那些同胞们有没有做好准备承受它。”哪怕是那位孙博士,他现在也没有准备好开始他的事业。

同时秦朗更认为自己正在减少中国受到的损失,“就我个人的看法,让英国或者法国向中国借款,最后的结果比让美国来做这件事糟糕得多。”

“为什么?”

“美国的力量很弱小。”他指的是美国的军事力量,不管海军还是陆军,都脆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